金丝楠,是非常珍贵的优质良材,而其生长规律又使大器晚成(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60年),由于木材的光泽很强(特别是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,有人据此为金丝楠),即使不上漆,也越用越亮,树皮薄,有深色点状皮孔,内皮与木质相接处有黑色环状层,由于早先楠木多是大料,而且树直节少,纹理顺而不易变形,千年不腐不蛀,所以名列硬木之外的白木之首,其木质价值也在一些硬木之上。
本身亦是一味祛疾除患的良药,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,或单独作为一味独立的药材使用,大致可以治疗以下几种疾病:霍乱,胃金丝楠木病,聤耳出脓水(中耳炎),脚气,霍乱转筋等病症。
第二,楠香寿人,按照中医理论:芳香之物能醒脾化湿,开窍醒脑,升清化浊,久居楠木装修的居室雅斋中,与香楠家具为伴,金丝楠木发出的陈阵幽香,能起到芳香化湿,醒脾辟浊的作用。
第三,名列我国四大名木楠,楸,梓,樟之首,被誉为中国“国木”,楠木有清香味,为高大乔木,高度可达十丈余,胸径可达1米,是中性偏阴性树种,扎根深,寿命长,生长速度缓慢,楠木木性温润,不翘不裂,硬度适中,韧性优,故堪大用,在古代,社稷之器以及宏伟壮丽的建筑金丝楠木都用楠木建造,是名副其实的“国之栋梁”。
第四,文人把玩:封建社会只能是皇室和王公贵族的奢侈品,普通文人士大夫对楠木的喜好转向制作小型的居室家具和文房雅玩。
历史上,楠,樟,梓,椆并称为四大名木,而楠木被冠以其首,足见人们对楠木喜爱程度有多高,在中国建筑中,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较理想,较珍贵,较高级的建筑用材,在宫殿苑囿,坛庙陵墓中广泛应用,根据《博物要览》楠木有三种:一是香楠,木微紫而带清香,纹理也很美观,二是金丝楠(桢楠和紫楠的别名),木纹里有金丝,是楠木中较好的一种,更为难得的是,有的楠木材料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,三是水楠,木质较软,多用其制作家具,古代封建帝王龙椅宝座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,同时还是古代修建皇家宫殿,陵寝,园林等的特种材料,该树种自清代起就稀有了。
在元代,楠木已经广泛应用于宫廷家具的制作,成为皇家青睐的家具用材,元末,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中就有关于楠木制作的宝座,屏风床和寝床的记载,书中还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较早,以及楠木为建材建造的宫殿,文德殿,楠木因其不宣不燥,经久耐用的独特属性,成为皇家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木材,金丝楠木。